你看了吗,那个电影?
最近的朋友圈,被我不是药神刷屏了。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
见到无数观众红了眼圈。
我猜测可能他们是从电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当然,我在观影时也流下了泪水。
历史与道德常常二律背反。
生命科学要进步,需要用研发、试验、生产、多期临床观察来作为基础,
而这一切又有基础,
就是大量资金投入。
新药、好药、进口药、特效药,
这些药物的昂贵是有理由的。
药业的蓬勃发展必然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驱动力,
要保障后期收益,药物定价自然是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理解。
但是,道德方面的难题:
如果药贵有理,那么穷人生病就不该活了么?
硬币的另一面,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完成生病和救赎。
这个病可能是身体上的,
也可能是精神上的。
电影男主程勇一开始穷病缠身,
说话做事都带着市井穷人的眼界。
但后来,当他通过走私药品完成资本积累,
终于跻身所谓中产阶级,
他开始意识到精神上的困顿更让他寝食难安。
于是他开始做不赚钱的生意,
试图完成精神救赎。
我不知道故事里,
吃走私药的那两千多个病人最后有没有活下去。
我所知道的身边的故事里,
有很多人因为用不起药,
真的没有活下去。
从一个医生的视角冷眼旁观
程勇的大义凛然很可能只拯救了他自己,
救不了别人的命。
年左右(具体时间记不清了),重症医学科有一个肺炎病人,
刚30岁,以前身体很壮,从广东回重庆看病,没有医保。
病情进展很快,肺的感染很重,一直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医院的专家反复看了片子,医院的专家来会诊,
最后确定了治疗方向,
要联合用2种广谱抗生素和1种抗真菌的药物治疗。
只说抗真菌的药,卡泊芬净,按病人的公斤体重,
每天用2支,就是+人民币;
不用卡泊芬净,用便宜点的伏立康唑,也是每天+。
每天,是每天啊!就这一种药的费用,
其他还有其他药物费用和呼吸机的费用。
这个病人撑了半个月左右,
他的哥哥说,家里已经把牛都卖了,没有钱了。
老家还有一座草房(农村的),卖不了什么钱,
和爸妈商量了,就不治了。
医生们于心不忍,跟病人哥哥谈,
说病人才30岁,
病也不是治不了,
如果再有7、8万说不定能治好。
要不你们家再想想办法,我们也给你们想办法?
医院请了重庆新闻的记者来报道,
呼吁社会各界捐款,
医院也为他募捐。
但是
这年头因病致困呼吁人捐款的不少,
社会各界爱心有限,短期之内只募捐到几千元,
跟目标的数万医疗费相差太远。
于是,病人一家还是决定不治了。
我印象很深的一幕是,
病人哥哥拿着医生们捐的钱,跪在ICU门口痛哭。
这种哭,带着走投无路的绝望,
还有做出这个决定的痛苦。
而病人本人丝毫不知道自己就要出院回家了,
他不想回家,
他还想治疗,
他非常想活下去。
后来病人的哥哥把他接出院了,
医院继续治疗,其实刚回到老家的土地就走了。
………………
年左右(具体时间记不清了),
有一个69岁的男性患者因为重症肺炎在重症医学科住了两个月了。
他只有农村医保,每个月报销30%那种,
对于一个重症肺炎、重度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来说,
每天医疗花费元左右,太常见不过了。
按每天元,报销30%计算,每天自费医疗费用需要元,
一个月就是元。
这还是按所有医疗费用都在医保范围之内计算。
还有自费的药物呢?
这个患者通过种种生物学检测查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这种菌很讨厌,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而且一旦感染,
用很多药都撼不动。
按药敏办,只能用替加环素。
替加环素这个药,以前是进口药,
辉瑞公司有专利,卖得很贵。
和电影里的格列宁一个道理。
专利的20年一过,
中国浙江的一个公司买了技术做高仿,
仿得很正,效果很好,
但还是贵。
比电影里的格列宁还贵,
算下来每天用药要花¥元,全自费。
太贵了!!!
但是用还是不用呢?
用吧增加病人负担,
不用吧依照这个病人的免疫状态,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肯定好不了。
于是我们和家属商量先用3天,
如果效果好,再用3天,
这期间用中药调节免疫力,
期望免疫状态好了,鲍曼不动杆菌自己被机体抑制。
这个病人的女儿令人印象深刻。
当医生跟她谈要用自费药的时候,
她根本没犹豫就说多贵的药也要用。
其实她的经济状态并不理想,
离婚后一个人带孩子,
父亲生病后就出来自己做生意,
小商品贸易之类的,挺辛苦的。
但为了给父亲治病她咬牙坚持下来了,
整天奔波在外,只有每隔一天下午来ICU探视一下父亲。
如果不是因为她做生意,我猜没几个工薪家庭用得起替加环素。
每天元的自费药品,她坚持了一周左右。
后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这个病人逐渐康复了。脱离了呼吸机。
但是后来不幸的是,
医院期间发生自发性气胸,
这个事情磨灭了病人本人求生的欲望(他反复患病很多年了)
拒绝再做任何治疗。
是的,你可以理解为,
这个家庭花了近10万元,病人还是走了。
电影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副速写,
关于医与药,病与痛,
有太多太多难以言说的故事了。
有很多观众看了电影,问为什么那个治白血病的药那么贵。
保重身体啊,千万不能得白血病啊。
其实哪儿那么简单。
第一白血病不是谁保重身体就不会得的,
这是一个和基因密切相关的病。
身体保养得再好,也改写不了自己的基因。
当然,后天的环境等因素也可以决定这个基因片段表达不表达。
第二不是只有治疗白血病的药这么贵,
有些抗生素、抗真菌药、抗肿瘤药,
也是那么贵。
一旦得了重症肺炎、重症胰腺炎,等等和重症沾边的病,
一般家庭也是治不起的。
那么,问题是,
我们该怪药价太高,还是该怪自己生错了病?
我觉得一个社会公民的认识应该是
我们既要呼吁、推动药价合理化,
也要自己未雨绸缪为自己做一些事情,
比如买一份保险
少胡吃海塞,多体育锻炼,少熬夜。
多看健康和医疗相关知识,不打没准备的仗,
相信中医治未病的作用,
做好疾病二级预防。
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吴医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