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维持生命,四分之三是维持医生的收入。
研究发现,很多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来自晚上不良的饮食习惯。
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夸张,但说明了一个事实:晚饭吃不对能惹出一身病。
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古人说:“过午不食”。所谓“午”,就是中午11~13点,过了13点就不能再吃饭了。在《墨子·杂守》上记载,兵士每天只吃两顿:
第一顿称“朝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早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
不过,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的作息时间已经和古代不同,尤其是对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劳累了一天,在晚上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能量来补充,但是提倡大家晚饭要少吃一点。
晚餐吃多又吃晚:10种疾病缠上身除了研究人员发现的心梗和脑梗,这些疾病也与晚餐吃得太多、太晚有关!
1
90%的肥胖,缘于晚餐吃太好
据统计,90%的肥胖者缘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之晚上活动量小,能量消耗低,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合成大量脂肪,日积月累,肥胖也就形成了。
2
晚餐吃太饱,易老年痴呆症
若长期晚餐吃太饱,睡眠时胃肠及附近的肝、胆、胰脏等器官仍在运作中,使脑部不能休息,脑部的血液供应也不足,进而影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加速脑细胞老化。据统计,青壮年时期经常饱餐的美食家,在老年后有20%以上的机率会罹患老年痴呆症。
3
晚餐偏荤,血压上升
晚餐内容若偏荤食,加上睡眠时的血流速度减缓,大量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进而引起小动脉和微小动脉的收缩,易使血压突然上升,也加速了全身小动脉的硬化过程。
4
胃跟着加班,会生病
人的胃黏膜非常娇嫩,白天胃粘膜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饮食的消化任务,而胃黏膜的更新任务是安排在夜间机体休息状态下进行的。晚餐吃得太晚的人,胃也要跟着加起夜班来,使得老化了的黏膜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胃病!
5
血脂升高,加速动脉硬化
晚餐吃得太晚还会造成高血脂,加之人入睡后血流速度又明显降低,从而导致血脂在血管壁上不断沉积,长此以往,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系数自然就增大了。
6
加速血管老化,诱发冠心病
晚饭吃得太晚,肝脏会将多余的热能转变成胆固醇,致使血中胆固醇水平增高,并逐渐堆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至一定程度,就会发展成冠心病。同时,血液集中于肠胃道帮助消化吸收而使心脏供血相对不足,会导致心绞痛发作。
7
胰岛细胞劳损,导致糖尿病
晚餐吃得太晚,会因刺激胰岛素持续大量分泌,致使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负担过重,如果是长期的持续超负荷分泌,尤其是中老年人则会因B细胞功能衰竭而诱发糖尿病。
8
吃得太晚太油腻,易得急性胰腺炎
晚餐吃得太晚,更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并可放射至左腰、左肩和左臂,还常伴有恶性、呕吐,如果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9
紊乱新陈代谢
晚餐吃得太晚,会导致新陈代谢紊乱,让人感到乏力、头晕、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等。
10
经常反酸,导致胃食管反流
人在平卧时,胃里的食物容易回到食管、嘴,从胃里反流的食物是酸性的,对食管刺激很大,造成胃食管反流病甚至反流性胃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食物甚至会从胃里反流到气道、咽喉,引起多种疾病。
健康晚餐的五条建议根据中国营养膳食指南,一天三餐摄入量比例,最好是“”原则:即
早餐占3成
午餐占4成
晚餐占3成
健康晚餐要记住5要素:
1、晚餐要在下午5~7点间吃。考虑到现代人的生活作息时间,推荐人们在晚上5点~7点间吃晚餐,并尽量保持规律。即使加班不能保证每顿都按时吃饭,也最好在此时间段内时吃些健康零食、水果,喝杯牛奶。
2、吃晚饭时一心一意。边吃饭边干别的会分散吃饭的注意力,影响咀嚼和消化液的分泌,加之食物嚼不烂,必然会增加胃的负担。
3、晚餐要“查漏补缺”。吃晚饭前,回想一下早餐和午餐都吃了什么,在晚上把今天缺的营养都补上。补足前两顿缺了的食物,晚餐才能成为全天营养找到平衡。
4、晚餐要注意粗细搭配。很多人知道晚饭要吃得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是不能吃肉。适当吃些肌纤维短、好消化的海产品、瘦肉、蛋类都可以,注重粗细搭配,多吃些蔬菜和粗粮,少吃肥肉,从而增加胃肠动力,有助消化。
5、应酬时管住嘴。在外应酬,更要把握好自己的饭量。
来源:浙江健康俱乐部
图片来源:摄图网
已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白癜风专病专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