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对本院床旁盲插鼻肠管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护理技巧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例重症患者按肠内营养支持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对照组患者为鼻留置胃管,观察组患者为床旁盲插鼻肠管护理。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有32例;79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均在21岁到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岁;79例对照组患者中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7例,外科术后重症患者16例,多发伤重症患者11例,急性胰腺炎重症患者9例,其他重症患者16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有33例;79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均在22岁到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岁左右;79例观察组患者中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6例,外科术后重症患者17例,多发伤重症患者12例,急性胰腺炎重症患者7例,其他重症患者17例;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计算得出P值大于0.05,因此,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置管前准备
首先,护理人员要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的解释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并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护理人员要对有意识的重症患者讲清楚床旁盲插鼻肠管的具体操作方法,然后再进行导管合理放置工序,并且要获得重症患者的配合;对于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告知其家属,并获取家属的合作。随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10mg),洗干净手部,擦拭干净后戴上无菌手套。护理人员要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合插管的鼻孔,轻轻的打开导管,并立即关闭导管的侧孔,将连接器端口固定在鼻胃连接处,以确保插管导管可以在整个连接过程中一直保持牢固。在进行导管插入前,护理人员要对导管和针尖进行消毒浸泡处理,可可以用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20ML或者用温开水在导管的接头位置灌入,在末尾位置流出。
1.2.2置管中的注意事项
护理人员要将床头抬高至30°左右,帮助患者右侧躺下。进行导管插入时要从患者的鼻孔尖位置直至患者的鼻咽位置,清醒的患者可以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吞咽动作,然后再轻轻地把导管插进患者的胃里。为了协助管道的顺利通畅,对于意识不清楚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轻轻地弯曲患者的脖子,使他的下颌抵到剑突位置,然后立刻把导管插入患者的胃里,在插入时动作要轻。确认鼻肠管已放入胃内。将导管插入幽门后,要确认鼻肠管的位置,用pH试纸测定pH值。
1.2.3置管后护理
在置管成功后,护理人员要用胶带把患者的鼻管轻轻的固定在鼻上,然后再把另一部分固定在病人面部位置。护理人员每次进行EN之前,都必须仔细的检查患者的鼻肠管大小,确定插入的导管是否一直处于正确的位置。导管插入后,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药物注射和肠内营养液注射,预防患者的输卵管发生阻塞现象。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置管成功率、营养指标(血清转铁蛋白、前清蛋白及清蛋白)、并发症(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返流、误吸、肺部感染)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院所有实验研究的计算标准与数据处理软件均一致,为SPSS20.00统计学软件,计算结果用%表示,便于后期统计比较。研究标准为P=0.05,若计算P值小于0.05才可以说明实验研究有意义,反之,没有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中置管成功率的患者有79例,%;对照组中置管成功率的患者有74例,93.67%。(P0.05)
2.2营养指标和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患者营养指标和并发症见下表1和表2所示。
2.3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P0.03)
3、讨论
综上所述,对重症患者场内营养治疗和护理采取床旁盲插鼻肠管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大力应用于临床。
原作者:鲁芹
原作者单位: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