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Rep

彭洋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6/9232365.html
Review(综述)GastrointestinalcancersinChina,theUS,andEurope

胃肠道癌:中国、美国和欧洲

胃肠道癌包括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给全球带来了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无论是每年新发病例数还是死亡例数,均居癌症首位。食管癌和胃癌多见于发展中国家,而结直肠癌则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胃肠道恶性肿瘤。然而,一些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其胃肠道癌谱正在发生巨大转变,同时,在西方国家,由于某些危险因素的暴露增加,食管癌和胃癌也有抬头的趋势。所有胃肠道癌的发生发展均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而且都能通过癌前病变予以识别。因此,这些胃肠道癌都非常适宜早期筛查。本文中,我们综述了胃肠道癌在中国、美国、欧洲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其主要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危险因素在上述地区的分布情况,并对当前的筛查策略进行了探讨。

Endoscopicpancreaticductstentingforpainpalliationinselectedpancreaticcancerpatient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

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用于缓解胰腺癌患者的疼痛: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背景:腹痛是一种致人衰弱的症状,大约80%的胰腺癌患者都会出现腹痛。胰管减压虽然未被广泛采纳,但有报道该方法能缓解腹痛症状。本研究旨在评估内镜下胰管减压对于缓解胰腺癌患者餐后梗阻型腹痛的作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该系统综述的文献检索时间截至年10月7日。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地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12篇文献共计例有腹痛症状且尝试胰管减压的胰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例患者成功完成胰管减压(平均年龄62.5岁,58.7%为男性)。(95.2%)例患者采用塑料支架。所有被纳入的研究均报道了胰管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疼痛部分或完全缓解,缓解率为93%(95%CI:79%–%)。平均的疼痛缓解期为94±16天。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括约肌切开术后出血(1.8%)、ERCP后胰腺炎(0.6%)和胰管出血(0.6%)。2例行内镜超声引导的胰管减压患者未报道任何不良反应。在成功置入支架的例患者中,支架移位和支架阻塞的发生率分别为3.6%和3.0%。未报道不良反应相关的死亡病例。文献质量评估提示,绝大部分文献质量较低或难以评价。

结论: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部分经选择的胰腺癌病例,内镜下胰管引流可能是缓解梗阻型疼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该侵入性方法的作用尚需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明确。

Eosinophilicpancreatitis:areviewofthepathophysiology,diagnosis,andtreatment

嗜酸粒细胞性胰腺炎:对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的综述

嗜酸粒细胞性胰腺炎(EP)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单纯由胰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引起。EP容易被误诊为胰腺癌,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身体伤害。年至今,我们报告了3例EP病例,均通过类固醇治愈,未出现复发。我们回顾性分析了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表现、影像学特点(超声、CT和MRI)、病理诊断及治疗,并对其进行了电话随访。此外,在Webof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上使用与EP相关的关键词进行了文献检索,并纳入了不受出版日期或语言限制的病例报告。我们对最终共纳入的19例病例进行了分析,并明确了EP的诊断标准。我们提出的EP诊断流程可以很好地对EP进行诊断。希望我们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流程能够降低EP误诊率,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同时,我们也期望通过更多的EP病例来检验我们提出的诊断标准,并设计出一个更为系统的诊断流程图。

Originalarticle(论著)Usefulnessoftumortractionwithasnareandendoclipsingastricsubmucosaltumorresection:apropensityscore-matchinganalysis

圈套器和止血夹肿瘤牵拉技术在胃黏膜下肿瘤内镜切除中的应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背景: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全层切除术(EFR)在内的内镜技术可用以切除较小的胃黏膜下肿瘤(SMT)。我们团队开发了一种圈套器和止血夹肿瘤牵拉方法,用以辅助SMT的内镜切除。本研究旨在评估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本研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分析,比较圈套器和止血夹辅助的ESD/EFR(圈套器牵拉组)与传统ESD/EFR(传统技术组)用于切除胃SMT的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内镜治疗相关的费用。

结果:年1月至年3月间收治的例胃SMT患者纳入研究。PSM获得51对病例,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内镜耗材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圈套器牵拉组中位手术时间缩短(39vs60min,P=0.),整块切除率提高(%vs88.2%,P=0.)。

结论:圈套器牵拉辅助的ESD/EFR用于胃SMT具有更高的手术效率和整块切除率,而且不会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和手术耗材费用。因此,该方法似乎是胃SMT内镜切除的良好选择。

Therapeuticefficacyoframucirumabafterlenvatinibforpost-progressiontreatmentofunresectablehepatocellularcarcinoma

雷莫芦单抗用于经乐伐替尼治疗后进展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

背景:在日本,乐伐替尼可用于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一线、二线或三线治疗。本研究评估新近研发的雷莫芦单抗用于经乐伐替尼治疗后进展的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方法:年5月至年1月间在日本16家中心接受乐伐替尼治疗的例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我们将其中接受雷莫芦单抗作为下一线治疗的28例患者纳入研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8例患者中位年龄70岁,中位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为2.19。28例患者中,23例为男性;21例为Child-PughA级,7例为Child-PughB级;3例为BCLCB期,25例为BCLCC期。雷莫芦单抗用于二线、三线和四线治疗的病例分别为14例、9例和5例患者。26例患者获得疗效评估,客观缓解率为3.8%(1/26),疾病控制率为42.3%(11/2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2个月。未继续接受雷莫芦单抗治疗的原因包括16例出现疾病进展和2例出现3级不良反应(消化道出血和腹水)。

结论:我们的初步研究显示,对于乐伐替尼治疗进展的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雷莫芦单抗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Splenic-vasculatureinvolvementisassociatedwithpoorprognosisinresecteddistalpancreaticcancer

脾血管浸润是胰体尾癌切除术后的不良预后因素

背景:由于较高的远处转移率,胰体尾癌是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估脾血管浸润对于胰体尾癌切除术患者的预后价值。

方法: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我们收集了例胰体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本组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和总体生存(OS)的预后影响因素,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hf/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