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炎症到癌症有多远?医生:这七种炎症不要拖。
一提到癌症,许多人就面色一变,或是缄默不言,它作为世界上死亡率第二的疾病,让一些人们饱受其折磨。
我国男性以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为常见;女性以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为常见。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乳腺癌发病率最快的国家。
因而,考虑自己的性别,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身体加以注意。
那么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七种炎症类型,为大家揭开癌症之前的神秘面纱。
一、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腺体有非典型增生者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发生有关。
此外,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发展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进而发展为癌组织。
因此,我们在出现胃部不适,呕吐恶心,食欲不振,反酸,腹部隐隐作痛时,及时就医,查明病因,然后遵从医嘱,积极治疗。
一般来说,非萎缩性胃炎时间一长,会慢慢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当胃炎反复发生,胃黏膜反复受损又修复,胃里会长出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经过前几步的逐渐发展累积,慢慢胃癌就来了。
★高危人群: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的癌前疾病。
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如高盐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预防建议:
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避免腌渍食物和霉变食物的摄入;积极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定期体检,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处理。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和进食过烫的食物。
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这是一种炎性肠病,在反复发生溃疡和粘膜增生的基础上有可能发生结肠癌,与遗传因素相关,家族中有人患病的话,则自己需要注意,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常伴有黏液血便,腹泻的症状,以及便前腹痛,排便后痛感减轻。
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可引起黏膜隆起样病变,这种病变被称为结直肠息肉或腺瘤。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息肉或腺瘤可能会导致细胞发生突变,形成癌变(结直肠癌),但只要及时就医,定期观察随访,可防止癌前病变向癌进展。
★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即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改变等)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预防建议:
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戒烟戒酒。
三、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尤指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长期不能治愈,进而转变为肝硬化,最终形成肝癌。
肝炎:转为肝癌概率小。
据统计,肝炎病人转变为肝癌的概率约0.3%。肝癌早期大多数人没有症状,因肝脏内部没有感受疼痛的神经,肝脏的表面被膜才有,只有肿瘤长得很大,或侵犯了肝脏的被膜才能感到疼痛,可这时发现大多数已经到了晚期。
★高危人群:
1、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的人群。
2、过度饮酒的人群。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4、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的人群。
5、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的人群。
6、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预防建议:
慢性肝炎患者,应该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减少饮酒;食物尽量清淡,减少油腻食物摄入,防止发霉食物的摄入。
四、宫颈炎。
指被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多是损伤子宫颈部后入侵的,大多变现为宫颈糜烂,宫颈息肉,不过现在接种二价四价宫颈癌疫苗对宫颈癌可以有效预防。
但是接种疫苗也不能认为一定不会发生宫颈癌,仍需要女性朋友当发生医院进行排查,这样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五、粘膜白斑。
常常发生于口腔、外阴等处,形成白色增厚的斑块,鳞状上皮过度增生、过度角化,有一定的异型性,如果长期不愈,可能会发展为鳞状细胞癌。
多因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并且患者对病情不重视,导致细胞鳞状上皮角化,再不加以控制,就会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六、慢性溃疡。
如皮肤慢性溃疡、胃溃疡病等久治不愈,均有可能发展为癌。
溃疡是一种局限性缺损,多由物理化学因素导致,这一类型病大多难治,多以缓解为主,然后促进愈合,防止复发,但是预后往往不行。
七、胰腺炎。
据统计,胰腺癌患者有八成几率以前患有胰腺炎,若这种炎症反复发作,时好时坏,如果治疗方式不正确,往往会加重病情,大多胰腺癌是由慢性胰腺炎发展而来。
因此,我们饮食上要多加注意,切莫多食油腻,酗酒等,这会加重胰腺负担,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减少炎症“侵袭”的方法:
饮食上:多食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另外坚果中抗炎物质含量较高,每天吃点坚果可降低心脏病等患病风险
日常生活:勤于锻炼,降低体脂,因为肥胖与炎症也是相关,千万不要熬夜,熬夜对人体损害是潜移默化的,往往身体的一些疾病是因为熬夜导致身体免疫下降导致的。
情绪上:平时要保持情志舒畅,学会自己减少负面情绪,学会释放负面情绪,学会充满正能量。
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