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联系到去华人社区做讲解的纽约卫生局工作人员基南。她对记者说,之所以去华人社区做这次讲座,是因为他们的调查结论显示,亚裔女性体内水银含量高于其他族裔三倍,而在纽约的亚裔中,华人女性又占了相当的比例。
“她们吃了太多的鱼和螃蟹,但是其中有些并不太好。”基南说,关于这些食物对人体不利的情况,很多人并不了解。即使是超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进行清查,也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由于哈德逊河和纽约港水域的工业污染,这里的鱼类和蟹类可能包含对身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育龄女性(50岁以下)和儿童(15岁以下)禁止食用来自哈德逊河和纽约市周围的上湾、河流和水道的蓝蟹。对于蓝蟹,该机构给出的建议是,15岁以上男性和50岁以上女性每周至多吃6只,且不可吃蟹黄。她指出,纽约水域所含的危险化学物质主要是多氯联苯、二噁英和镉,会在人体不断积累,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出生缺陷和癌症。基南提醒,育龄妇女和儿童不宜食用东河、哈德逊河或纽约港水域捕捞的鱼类。而长岛海湾或海洋中的鱼类则受污染较小。食用受严重污染的鱼类后,女性怀孕所生的孩子出现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低下的风险会增加。化学物质对幼儿或胎儿的发育可能影响更大。此外,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会通过母乳传播。关于亚裔女性体内的“水银含量高”,基南说,控制水银过多摄入的方法有几个,一是选择青鱼、鳕鱼类、沙丁鱼、明太鱼、鲫鱼等水银含量低的鱼类;其次是控制食用鱼类的频率,并食用较小分量,或者直接选择体形小的鱼;再者就是选择不同鱼类进食也是有效的。记者调查:纽约华人热衷于吃螃蟹,大多不知化学污染《侨报》记者苏夏竹告诉记者,纽约华人社区有不少商家销售螃蟹,蓝蟹和软壳蟹等品种最受民众青睐。在纽约,螃蟹类的海鲜,其实当地人并不是多么热衷,更多的市场还是在华人圈子里,这也是纽约市卫生局在定期去社区做讲座的时候,针对华人做这种讲座的原因之一。卫生监管机构会定期进行调查检测,比如对于餐馆的卫生情况和海鲜类的冷藏温度等,都有固定的标准。一旦不符合规定,监管机构会扣分,并在公共区域张贴出来。另外,对于海鲜的进货渠道,卫生监管部门也会有一定的管控。她说,像东河等水域的污染情况,环境卫生部门会定期公布,但是不少人,尤其是华人对此白癜风有那些特征治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