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有这几个感受,别不当回事,急性心肌梗

ios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ktyx.com.cn/lehuo/baike/20201222/626.html

倡导再生医学革命

谱写健康幸福人生

撰文

Luna

美编

小鱼

责编

赵宁

心肌梗死是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从而导致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的一种疾病。临床上除剧烈的疼痛外还会伴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症状,常常危机人类生命,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过去大家普遍认为心肌梗死只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中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不断的趋于年轻化,每年新发病数至少达50万。年龄小于4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约占心梗总数10%左右。

1

心梗的临床表现

大约一半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者服用硝酸甘油的缓解效果变差。继往没有心绞痛的患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No.1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很容易误诊。

4.神志障碍症状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不适,主要是难以形容的不适和发热。

6.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75%~95%患者都会出现心律失常。一般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8.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9.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等。

2

心梗的发病原因

心梗大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种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发病诱因有以下几点:

No.2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

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可诱发心梗。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

心梗的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为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目前治疗心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No.3

1.镇静止痛,调整血容量

小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尽快就诊建立静脉通道,缓慢补液,调整血容量。

2.再灌注治疗,缩小梗死面积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越早使冠状动脉再通,患者获益越大。“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再灌注治疗有两种方式:

(1)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在有急诊PCI医院,医院90分钟内能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情况下,对所有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应进行直接PCI治疗,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再通,必要时置入支架。急性期只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处理。对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都应行直接PCI治疗。

(2)溶栓治疗

如无急诊PCI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最严重的是脑出血。溶栓治疗后仍宜转至有PCI医院进一步治疗。

3.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禁忌症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他汀类药物等。对于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其他并发症的患者也应给予相应治疗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脏梗死区大量心肌细胞坏死,最终由纤维组织替代。尽管心肌组织中残留少量具有扩增能力的心肌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再生性代偿能力。但此类细胞的代偿如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将无力扭转心功能衰竭的进展趋势。当前的治疗手段都不能使心肌瘢痕组织重新变成有收缩功能的心肌组织。

编者语

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治疗后,大约23%的幸存者在30天内进展为心功能衰竭。即使没进展到心功能衰竭阶段,患者生存质量也很低。对于终末期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移植是挽救他们生命的唯一办法。由于有限的心脏来源和免疫抑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迫切需要建立其他有效的疗法。

相关阅读

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血管系统的应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不止是听上去可怕帮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拒绝“肝”扰

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最新研究

一文让你看懂新旧《药品管理法》

死亡终结者?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成为新热点

谁说甲减不可逆?干细胞研究取得新进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ys/6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