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胰腺癌的治疗中虽然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药物治疗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9月23日的年CSCO学术年会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张涛教授针对胰腺癌的药物治疗进行了盘点。
化学疗法化疗在胰腺癌治疗中非常重要,在早期、局部晚期等各个阶段,化疗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临床上常规化学疗法包括:
吉西他滨单药疗法,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FOLFIRINOX方案(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Fu/LV)等,脂质体伊立替康适用于氟尿嘧啶和亚叶酸合用用于治疗已经使用吉西他滨化疗不佳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二线疗法)。
在今年的一项使用真实世界数据,回顾性评估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方案用于一线治疗老年性转移性胰腺癌,将剂量调整为每周期两次用药,结果显示无论中位治疗时间还是中位生存时间,调整剂量组都不如传统剂量组,提示剂量强度对于转移性胰腺癌可能非常重要。
一项7医院一线治疗转移性胰腺癌,使用FOLFIRINOX或GNP的回顾性分析结论显示,单药与双药的疗效相当,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中位OS相对较低。
而对于伴腹膜转移的胰腺癌患者,一项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静脉给药联合紫杉醇腹腔灌注治疗的Ⅰ/Ⅱ期研究,使患者一年生存率达52.2%,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可接受的耐受性。
NAPOLI-1研究是一项比较伊立替康脂质体、5FU/LV以及两者联用在二线转移性胰腺癌中的疗效的Ⅲ期临床研究。今年公布的亚洲人群生存数据,显示联合治疗有更明显的生存获益。
韩国真实世界研究对比FOLFIRINOX和伊立替康脂质体+5FU/LV用于一线吉西他滨治疗失败的患者,提示两种方案疗效相当,且均安全可耐受,但在大于70岁的患者中后者显著优于三药FOLFIRINOX方案。
总的来说,目前胰腺癌有效的化疗药物有限,患者总生存不超过1年,虽然针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药物探索也不断展开,但进展较为缓慢,新药研发困难,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群优化和全程管理上。
靶向治疗胰腺癌的靶向治疗主要集中在PRIME信号通路,DNA的损伤修复、突变、代谢以及免疫。在年发表的53项全球重大靶向药物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试验中,除厄洛替尼外均以失败告终,可见靶向治疗研究的步履维艰。
「Knowyourtumor」项目收集了个胰腺癌标本,对96%的患者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虽然仅有3%的患者具有高的可操作性的基因突变,但这也是胰腺癌治疗的重大进步。
图源:张涛教授会议课件
01KRAS突变超过90%的胰腺癌患者存在KRAS突变,但由于缺乏靶向KRAS的有效药物,下游主要信号转导通路PI3K/PDK1/AKT和RAF/MEK/ERK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