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治疗罕见并发症导丝打结1例

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胰腺假性囊肿是及慢性胰腺炎、胰腺损伤和胰腺手术的并发症之一。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巴西的Reimao医生在近期的《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杂志报道了一例术中罕见的并发症——导丝在支架上缠绕打结,医脉通编译如下: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5岁,因症状性胰腺假性囊肿拟行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的经胃内引流术。假性囊肿大小约8cm*12cm。术中,19G的穿刺针成功穿刺囊壁并置入0.inch的导丝。依次使用4mm和6mm直径的扩张器扩张穿刺孔道后,经导丝引导成功置入一枚24mm的双腔并置金属支架(LAMS)。

然而意外的是支架置入后难以将导丝从支架中抽出。透视下可见导丝缠绕支架后形成了一个紧紧的结。术者尝试牵拉导丝,但是结变得更加紧,且使得形成的结移位入囊腔。于是,术者决定保留导丝后退镜,并沿着导丝再次进镜,插入第二根导丝于囊腔。用10mm的柱状气囊扩张穿刺孔道后,将已经变形的支架拉至气囊终末端,最后将气囊和支架一并取出,而第二根导丝依然在位。在保证不再出现导丝打结的情况下,成功置入了另一枚LAMS支架(图A-D)。

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未发生并发症,并在第二天出院。经检查,可见变形的支架上导丝形成了一个平结(图B)。

病例分析:

约50%的胰腺假性囊肿并不需要干预,在随访期内常常会自行缓解。而患者如果有症状,囊肿有增大趋势或有囊肿已感染,那么内镜下囊肿引流术是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利用EUS引导可减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其它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支架移位、支架堵塞、感染、窦道形成等。

导丝作为内镜手术的附件之一,也可引起一些不良事件,如形成假道、导丝断裂和穿孔等。在本例以前,消化内镜手术中发生导丝打结的情况还未曾报道,只在泌尿外科和血管外科的内镜手术中报道过。本例出现导丝打结的原因可能是,囊腔较大,可容纳的导丝较多,插入过长的导丝返折后插入支架末端,产生了结。

理论上来说,如果导丝插入控制在恰好能引导支撑住支架的长度,就能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术者此后清晰认识到过分牵拉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导致胃壁损伤,于是换了一种思路,将导丝打结的支架作为异物,重新将孔道扩张后成功取出,值得广大同道借鉴。

医脉通编译自:AKnottyProblem,GastrointestEndosc,Sep27;[Epubaheadofprint]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yz/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