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外科手术有大有小,小到皮肤肿物切除,大到换肝手术。之前科普文章谈到肝移植是普外科最大的手术(关于肝移植,你应该知道的),那么除了肝移植,普外科最大的手术是什么呢?这就要数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了,临床也称为Whipple手术,今天我们就聊聊Whipple手术的那些事儿。
1
什么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从名字上来看好像只是切胰腺和十二指肠,但实际切除的范围比这要大,它包括:远端胃、全部十二指肠、部分空肠、胰头、胆囊、胆总管下段和周围的淋巴结。
该手术方式于年由美国医生AllenWhipple首先提出,后经不断改进,已经成为一个标准术式。我们知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构成了整个消化道,食物进入消化道后需要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来消化食物,然后在肠道吸收。食物、胆汁、胰液在胰头十二指肠这个位置汇合,好比三条河流在此相聚,是“三江合流”的地方。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标本
Whipple手术不是切除了胰头和十二指肠就算结束了,切除只完成了整个手术的一半工作,还需要进行非常重要的消化道重建工作。因为胰腺十二指肠切除后剩下了三个残端(胃的残端、胆管的残端和胰腺的残端),食物、胆汁和胰液需要再次汇合,消化道重建就是通过小肠把这三个残端再次连接起来,打比方来说,小肠就好像是水渠,把三个断流的河流再次汇合相通,恢复河流的流畅性。
左图为whipple本人,右图为切除术后的术中照片
2
哪些情况下需要做Whipple手术?
“三江合流”的地方出问题时往往就需要做Whipple手术了,最常见的适应证有以下三种:
(1)胰头部的恶性肿瘤;
(2)胆管下段的恶性肿瘤;
(3)十二指肠壶腹部的恶性肿瘤
还有: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侵犯到这个“三江合流”的部位,比如胃癌、胆囊癌等,或者是“三江合流”部位的外伤或良性肿瘤,例如十二指肠或胰腺外伤、胰头部的囊腺瘤等。
whipple手术示意图
3
Whipple手术可能有哪些并发症?
Whipple手术复杂,技术难度高,手术耗时长,因此有人称其为“除了肝移植普外科最大的手术”。外科手术越大,手术并发症也就越多。Whipple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出血。因为手术操作的区域有很多血管,如门静脉、肝动脉、下腔静脉,因此出血的风险较高。
(2)感染。因为手术时间长,腹腔长时间暴露在外,同时术中涉及消化道的吻合,消化液会流到腹腔,导致术后出现腹腔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3)各个吻合口的漏。漏可比喻为三江再次重建合流后,沟渠重建的稳固性不强导致河水外溢,可表现为胰漏(胰液漏到腹腔内)、胆漏(胆汁漏到腹腔内)、胃漏(胃液漏到腹腔内)、肠漏(肠液漏到腹腔),以上几种情况都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腹痛、发热,严重者引起感染中毒性休克。其中以胰漏的危害最大,因为胰液中含有各种蛋白酶和脂肪酶,腐蚀性最强。
(4)胃瘫。消化道重建后通畅性是恢复了,可是胃蠕动功能没有恢复,表现为胃排空障碍,食物淤滞在残胃中不往远处走,胃液引流量多,患者可出现进食后呕吐表现,这种情况被称为胃瘫,与术中神经损伤、手术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胃瘫有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对患者和医生的心理都是一个考验,需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Whipple手术还有很多其它的并发症就不在此一一叙述了。
whipple手术手术示意图
总之,Whipple手术是一个工序复杂的手术,术后并发症也比一般手术多,由于手术需要进行消化道重建,机体需要时间重新调整以适应新的消化道运行机制,这对于医生和患者都是一个耗时费力的过程。
但是有一句老话说的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你发现胰腺癌、胆管癌等这些恶性肿瘤可以通过Whipple手术而得到根治时,当这些疾病的悲观预后被Whipple手术打破时,那些曾经的努力付出就没有白费!
推荐阅读●外卖拒录“病毒性肝炎”骑手?!有依据吗?
●世界肝炎日
身在乙肝大国,这些事情你了解吗?
●不想摘胆怎么办—胆结石和胆息肉可怕么?
●不想摘胆怎么办—保胆取石真的可行吗?
●体检发现胆红素升高,是病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