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对于人体的伤害有多大就不用多说了,最近几年癌症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其实人们对于癌症这个话题还是非常敏感的。
因为患上癌症之后,想要治疗可能性是非常渺茫的,有很多癌症患者都因为受不了癌痛的情况,所以自己选择自杀,还有部分癌症患者坚持到了最后,但是癌细胞扩散,只能等待死亡。
最难被发现的癌症:胰腺癌胰腺癌是很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它被医学界称为“癌症之王”,是因为它难以早期发现,治疗效果差,致死率高。
胰腺炎是没有明显的病变过程的,更因为胰腺位特殊,检查起来比较困难,加之胰腺癌的病理十分复杂,所以很难在前期发现。
癌肿瘤太小便不容易被检测到:癌细胞在一开始产生时,因为体积过于微小,不容易被检测到。等长到一公分(cm)的肿瘤大小时,通常已聚集了10亿个癌细胞,才可以被仪器侦测到。
癌细胞要从1个变2个、2个变成4个,倍增到最后1亿个、10亿个细胞,需要经过很长久的时间。
一般来说,以目前最精密的仪器来检查也可能会素描不到0.5公分的肿瘤。如果是长在身体某个器官或组织的深部,用仪器都检查不出来,更别说要用手触诊了,那根本是天方夜谭。
研究表明,胰腺癌的发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吸烟、酗酒、饮食、肥胖和糖尿病等因素均可影响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胰腺癌确切的病因不清楚,与以下因素有一定关系:(1)遗传
亲属患胰腺癌,后代患胰腺癌的概率增加,大概增加3-5倍,提示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2)饮酒
酒精能够诱发胰腺炎,长期酗酒的患者,对胰腺的损害很大,损伤胰腺,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胰腺癌。
(3)吸烟
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6倍,烟雾中的致癌物,通过口腔,进到胃和十二指肠,然后进到胰腺中,会造成胰腺的损害,导致胰腺癌。
(4)胰腺慢性炎症
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发生年龄的高峰在慢性胰腺炎发病后10至20年。
(5)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都会造成胰腺损伤,导致胰腺的癌症。
精神压力也是诱发胰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注意自我情绪调节,保持乐观开朗的良好心态。
日常生活中应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心态的健康平和,可帮助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由于胰腺癌的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想要早期发现胰腺癌,只有通过定期体检了。对于40岁上的男性,如果有长期吸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的病史,应该每年接受定期检查。常用的检查手段有以下几种:
第一,彩超检查这个是最常用的体检手段,由于彩超没有辐射,检查很方便,可以重复操作,所以患者和临床医生都比较喜欢。胰腺癌在B超上面表现为胰腺低密度结节影。
第二,CT检查CT检查比彩超更有优势,CT不仅可以平扫,还可以做增强扫描,了解肿瘤有没有侵犯血管,有没有淋巴结转移,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如何。
第三,MRI检查核磁检查与CT相比,软组织分辨率更高,而且还可以观察胆管的情况,可以与CT互补。
第四,ERCP检查ERCP检查全称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可以显示胰管和胆管,还可以取活检,能够帮助确诊。
第五,抽血化验胰腺癌可以表现为肿瘤标志物CA-和CEA升高,如果是胰头部位的肿瘤,压迫胆管,还可以导致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出现异常。
综上所述,预防胰腺癌,需要戒烟戒烟,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胰腺癌只能够通过定期体检才能够早期发现,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是总体来说,胰腺癌预后非常不好,还缺乏特效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