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检验科的同事们都曾遇到过急诊胰腺炎的病人,家属急急忙忙跑来检验科来做急诊,你会发现送来的血还未经检验科离心就以看出此病人的严重脂血。就在今天夜班我又接收了两位胰腺炎患者的血液。
上面即为此病人的血清(未离心时已看出严重脂血)和血清淀粉酶的结果。淀粉酶结果出来后我给大夫打电话询问病人基本情况,得知此病人为胰腺炎患者,于上午11点钟左右开始腹痛(距离检验淀粉酶时间大约为11个小时)。此胰腺炎病人淀粉酶结果正常,重度脂血。
这让我想起之前夜班遇到的另一位胰腺炎病人。
此病人血尿淀粉酶也均正常,但病人也为急性腹痛病人,当时检验结果出来后与医生交流得知此病人腹痛3天入院,因腹痛3天后淀粉酶有可能下降至正常,且病人血清还是脂血状态,故建议CT检查,后经CT扫描确诊为胰腺炎患者。
还有这是最近春节期间的一位病人,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血尿淀粉酶均成3倍以上的增长。
胰淀粉酶由胰腺以活性状态排入消化道,是最重要的水解碳水化合物的酶,和唾液腺分泌的淀粉酶一样都属于α-淀粉酶,作用于α-1,4糖苷键,对分支上的α-1,6糖苷键无作用,故又称淀粉内切酶,其作用的最适pH为6.9,可通过肾小球滤过,是唯一能在正常时于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最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在发病后6~12h活性开始升高,24h达峰值,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48小时开始下降,3~5天后恢复正常。如持续性升高达数周,常提示胰腺炎有反复,或有并发症发生。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虽然并不一定和胰腺损伤程度相关,但其升高的程度越大,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虽然还都用淀粉酶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首选指标,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都还不够高。当怀疑急性胰腺炎时,应对患者血清和尿淀粉酶活性连续作动态观察。尿淀粉酶相比血淀粉酶上升的晚下降的也慢,以此胰腺炎后期测定尿淀粉酶更有意义。酒精和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可导致高脂血症,肥胖者可导致脂血,进而有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一项发表于JAMA的最新前瞻性大型队列研究显示,TG在2-10mmol/L范围内每增加1mmol/L急性胰腺炎风险增加17%,同时心肌梗死风险亦增加,但没有胰腺炎风险增幅大。关于严重高TG血症的队列研究显示,在平均随访3.8年期间,TG显著升高11.3mmol/L和22.6mmol/L预测急性胰腺炎的绝对风险分别为5%和10%-20%;而TG水平未能控制是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可见,就胰腺炎而言,TG既是危险因子又是治疗靶点。
今天就简单的说到这,希望广大检验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碰到类似的情况多与临床医生沟通,不是淀粉酶不高就不是胰腺炎,大夫看不到病人血清,希望我们检验人员及时告知医生并记得一定在标本备注栏里填上重度脂血,乳糜血等,也请大夫们一定注意检验科人员填写的备注一栏。好的工作效果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事事如意。欢迎大家扫码白癜丸价格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