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开车的司机都知道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但不少司机却因为吃了某些食物
就有了“被酒驾”的经历
针对酒驾,网上出现了很多让人疑惑的说法,说是荔枝、榴莲、蛋黄派甚至藿香正气水等,都能被查出酒驾、醉驾,这到底是咋回事?哪些常见食物可能被“酒驾”?中六君联合南方都市报做了相关测试
吃一个蛋黄派
酒精测试仪显示54mg/ml
“蛋黄派”不但松软美味而且营养,是很多人喜爱的食物之一。一名志愿者吃一个蛋黄派后,立马进行酒精检测,显示血液中酒精含量为54mg/ml,达到“酒驾”标准(酒精含量20mg/ml~80mg/ml)。10分钟后复测发现,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马上降为零。
酒精测试仪显示的数值为54mg/ml,达到“酒驾”标准。
蛋黄派的外包装成分表显示,食用酒精是其中一种配料。“食物消化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开车的朋友要注意,在吃完蛋黄派的时候,先不着急开车,稍微休息几分钟再开车”。
喝一瓶藿香正气水
血液中酒精达mg/ml
闷热天气易致感冒,藿香正气水是多数人必备药物之一。然而藿香正气水因不易保存,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加入了不少防腐剂和酒精等辅料。
一位对酒精过敏的志愿者在服用一瓶10毫升的藿香正气水后,明确表示感到口腔中有明显的酒精味。酒精测试仪显示数值为mg/ml,远远超过醉驾标准80mg/ml。但稍作休息后数值马上降了下来。10分钟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降为14mg/ml。半小时后归零。
服用一瓶10毫升的藿香正气水后,酒精测试仪显示数值为mg/ml,远远超过醉驾标准80mg/ml。达到醉驾标准。
针对市面上另一种宣称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液,志愿者喝完一支同样10毫升的产品后,酒精检测仪显示为零,说明产品确实不含酒精。
据悉,除了“酒驾”,“药驾”、“毒驾”的危害也不容小视。“虽然目前法规并没有对‘药驾’的明确界定,但类似案例越来越多。比如因吃重感冒药物或连续服药,导致司机神情恍惚出现迷糊状态,一时手脚不灵敏,驾车时与别车相撞造成重伤等等。”
在医院看病时要问清楚哪些药品会影响驾驶安全,特别是一些精神类疾病的特殊药物。如果服用药物后导致身体出现不适,建议休息好,身体没有不适时再开车。
吃荔枝、榴莲
实测血液中酒精含量均为零
目前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网上传言进食荔枝会出现酒驾,这是真的吗?
无论志愿者食用3颗还是10颗荔枝,酒精测试仪显示的数值均为零。这跟个人体质、吃的量不够或荔枝成熟度是否有关系?
我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敏表示,荔枝含糖量高,在保存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发酵生成酒精,原理如同酿酒。食用荔枝后酒精测试结果与荔枝的成熟度、食用荔枝的量、食用荔枝与检测的间隔时间等都有关系。“成熟的荔枝糖分更高、更易发生无氧酵解。
此外,单个荔枝的乙醇含量很低,需要食用一定数量。值得注意的是,食用后乙醇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检测间隔时间长或漱漱口容易消除。”
另一种可能导致“酒驾”的嫌疑人——榴莲,实验发现并未检测到酒精。是不是水果都不会导致被“酒驾”?
张敏介绍,荔枝、榴莲等高糖分水果,可能因为发酵生成酒精,从而被呼气酒精测试仪判定“酒驾”。但一般稍作休息或用清水漱口后,再次呼气检测就会消失。“交警检查时使用呼吸式酒精测试仪只是初步判断,最终还是要以血液酒精测试为判断基准,水果的‘酒驾’,血液检测一般不会超标。”
喝菠萝啤测不出酒驾?
有人表示,喝酒开车可能“酒驾”,用“菠萝啤”替代,喝再多都不会醉,而且测不出酒驾。这是真的么?
据悉,市面上生产的菠萝啤有20多种,它们的酒精含量、生产成分各不相同。的确有“不含酒精”的菠萝啤。这种啤酒是使用菠萝汁、啤酒花混合浸制而成,没有经过发酵过程,其中酒味主要来源于啤酒花。
消费者在购买菠萝啤时,一定要注意辨别包装信息,含酒精的菠萝啤一般会注明酒精度数。
说完了食物
有一样东西大家经常会用的…...
漱口水“酒劲”最大?
另一个有“酒驾嫌疑”的常见日用品——漱口水,网络上传言,漱口水“酒劲”最大,这是真的吗?试验现场,志愿者用一款标称不含酒精的漱口水,漱口后进行酒精测试,结果显示为零。
“这说明该产品确实不含酒精”,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日用品时,要注意观察产品标明的“酒精含量”,不要只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疗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