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
与死神擦肩而过
医院急重症医学中心近日成功救治了一名高脂血症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患者在生死关头转危为安,目前恢复良好,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赞誉。
病情回顾
患者为32岁男性,一天前开始出现腹痛症状,自行服用奥美拉唑后未缓解,未予以重视;一天后在踏青途中突发腹部及背部疼痛难忍,随即拨打。
快速有效急救预判可能病因
医院急诊科接诊后,迅速展开急救措施,并同步判断病因。急诊科医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给氧,并进行血糖、血压、心电图等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收缩压达mmHg,心率达次/分。
由于患者疼痛剧烈,且疼痛位置无法明确,结合患者体型肥胖,不排除心梗、消化道出血、肺栓塞等危重疾病,预期最坏可能为主动脉夹层。
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
考虑到患者病情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接诊医生与院内急诊科取得联系,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抢救准备。
到院后,迅速为患者行降压、镇痛治疗。同时,了解到患者有吸烟史、饮酒史10年、糖尿病史1年余。
迅速展开抢救恢复生命体征
就在患者与急诊医生讲述病史时突发意识丧失,自主呼吸丧失,心脏停搏,急诊科医师立即开通气道,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抢救10分钟后,患者意识恢复。
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患者意识恢复后,立即行相关血化验及头胸腹CT检查,诊断结果为:急性胰腺炎(中度重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
患者的生化指标甘油三酯的结果达40.23mom/L,超过正常值约18倍,为典型的高甘油三酯型急性胰腺炎。
(点击可查看大图)
病情危急!患者随即被转入重症医学科(ICU)进行治疗。很快,治疗团队根据顾先生的病情,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通过禁饮禁食、充分液体复苏、抗感染、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腺分泌、调节血糖稳定。
同时,给予血浆置换以快速降低血脂、去除炎性递质及细胞因子等综合治疗,这项技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如同救命稻草,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稳定。
经过医护士人员的精心救治和护理,顾先生闯过了多道“生死关”。
1天后,患者甘油三酯降至5.65mom/L以下(正常值为<2.26mom/L),反复查脂肪酶及淀粉酶均未升高,无低钙血症,无明显低蛋白,无腹胀,经镇痛治疗后患者无明显疼痛,目前已转入消化内科治疗。
24小时在死亡边缘徘徊
在此案例中,急诊医师对病情的早期判断和及时规范化处理至关重要,为患者的预后提供了良好保障。
对病情精准的判断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医院急诊科组织每天一次的晨间提问和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
此外,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配合默契,熟练的急救能力,镇定的协调能力,为患者抢救争取到更多的宝贵时间。
认识胰腺
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它“隐居”在人体上腹部的胃和肝脏后面,横卧于腹后壁,是人体内脏器官中重要的器官之一。
胰腺包括两个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外分泌功能:
1、内分泌功能:分泌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来平衡身体;
2、外分泌功能:胰腺中的胰液分泌消化酶,通过胰管进入到肠道,帮助人体消化脂肪、蛋白质等等这些食物,通过胰管排除到肠道内。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急性炎症。
急性胰腺炎常常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急性胰腺炎中有10%~20%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若发展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则十分凶险,常常出现休克、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诱因
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胆道疾病、高脂血症、饮酒。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pancreatitis,HLP)的发生与血清胆固醇水平无关,而与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显著升高密切相关[1],故又称为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pertriglyceridemiapancreatitis,HTGP)。国内发达地区一项大样本研究显示,高脂血症在急性胰腺炎病因中的比例已跃升至25.6%[2]。
此外,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多发生于年轻男性,特别是肥胖、酗酒及糖尿病患者[2]。
发病机制
我们所说的高脂血症主要是指高甘油三酯,该指标严重超标导致胰腺炎的原因是,甘油三酯分解产物游离脂肪酸,能像胆汁一样激活胰蛋白酶原;游离脂肪酸还可引起胰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等。甘油三酯一旦超过20mmo/L,随时都有暴发胰腺炎的可能。
上述案例中的顾先生就是典型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体型肥胖,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饮酒史达10年,同时伴有严重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加上缺乏运动,应酬饮酒场合多,都使得高脂血症越来越年轻化。
高脂血症
俗称“高血脂”,是指血液里面的血脂水平超出正常范围;通常指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
高脂血症是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
如何预防高脂血症?
医院急重症医学中心刘志永主任表示,高脂血症与生活和饮食因素有很大相关性(尤其年轻男性),重点控制饮食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有效预防高血脂症。
1
适当运动
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min中等强度代谢运动,每天至少消耗kcal热量;
可选择慢跑、快走、游泳、爬山等有氧运动;
控制体重
维持健康体重(BMI:20.0~23.9kg/m2);
2
3
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多种化合物,主要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能影响脂类代谢;
长期酗酒也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胆固醇、甘油三酯上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此外,对于部分无法用正常手段干预体重的严重肥胖患者,也可以考虑减重手术。
Jian减Zhong重Shuo说减重代谢手术是严重肥胖患者唯一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引自:《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
亚洲地区的减重手术于年由中国台湾引进,0年后开始快速发展。
有一项涉及项研究、例肥胖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减重作用,平均体重减轻指数为61.23%,同时肥胖相关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也得到显著改善。
(数据来源:BuchwaldH,AvidorY,BraunwaldE,etal.Bariatricsurgery: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AMA,4,(14):-.)
胃袖状切除手术限制食量型安全性高,减重手术的主流术式;胃大弯部切除后可降低胃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饥饿感;大约可减少总体重的30%;可能胃酸逆流;需注意食量的维持,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取,避免复胖;胃旁路手术限制食量+减少吸收型减重效果好、速度快,大幅减少肥胖合并症及提升生活品质;大约可减少总体重的35%~40%;对于糖尿病、严重高血脂、多项合并症治疗效果较好;手术较复杂,技术门槛高;可能会有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现象;医院急重症医学中心
★学科跨越式发展
★多学科合作的平台
★追求卓越的团队
★机遇与挑战并存
刘志永
急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院长助理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临床经验丰富,对高危手术病人的围术期管理、重症感染、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发创伤、急性重症胰腺炎等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治均较擅长。
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置管术、气管切开术、胸腹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DSA空肠置管术、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等临床手术操作技术;熟练掌握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OPS微循环监测技术,普通有创及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技术、高频振荡通气技术(HFOV)及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及血浆分离吸附等血液净化技术、主动脉球囊反搏心脏支持技术(IABP)、重症超声等技术。
王燕慧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
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成功救治了大量危重症患者,擅长内科常见病及急、危重症的诊治,多次主持各种抢救,对呼吸心跳骤停、昏迷、急性中毒、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多发伤、休克、急腹症、癫痫持续状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参考文献:
[1]ValdivielsoP,Ramirez-BuenoA,EwaldN.Currentknowledgeofhypertriglyceridemicpancreatitis[J].EurJInternMed,4,25(8):-.doi:10./j.ejim.4.08..
[2]YinG,CangX,YuG,etal.Differentclinicalpresentationsofhyperlipidemicacutepancreatitis:aretospectivestudy[J].Pancreas,5,44(7):-.doi:10./MPA..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