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副院长胰腺肿瘤科郝继辉
吃错的人——
暴饮暴食爱甜食的老杨
作为一家知名企业的领导,刚过50岁的老杨总是格外忙碌,一天的吃喝几乎都在饭店和酒店之间转,时不时还有夜宵。老杨经常说,自己的业绩是吃出来的。饭桌上的老杨“烟酒不分家”,还偏爱甜食。只要他点菜,“有点儿甜”是必需的。
老杨的幸福生活是被“脸色发黄”打乱的,到医院检查后,最终被确诊为胰腺癌,老杨不得不接受了极为复杂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加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手术。
专家说——
胰腺喜欢“穷日子”
胰腺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平时它负责分泌胰岛素和各种消化酶,帮助人们消化食物。若人们持久摄入大量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胰腺就需要分泌更多胰液。如果胰腺出现过劳状态,就可能诱发胰腺癌。胰腺癌因为不易治疗,常被称为“癌王”。它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肉食摄入过多、吸烟酗酒以及肥胖等不良因素密切相关。
可是——
已经吃错了怎么办?
首先要改掉自己不好的饮食习惯。建议:第一,避免高热量、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应保证饮食中肉、蛋、蔬菜、水果、粮食的合理搭配,不偏食、挑食,少吃煎、炸、烤制食品,适当增加粗粮和蔬菜、水果的摄入。第二,忌暴饮暴食、酗酒、吸烟。第三,坚持运动,这有利于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提高机体代谢,增进胰腺健康,避免超体重和肥胖。第四,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也可能诱发癌变,因而应积极治疗。
其次,要认真观察自己的身体状态。胰腺癌早期酷似“胃病”,容易被误诊。中老年人特别是中老年男性如发现自己有反复不适、胀满、恶心、呕吐,按胃病治疗无效时,或有腹痛向背部放射时,应注意检查胰腺。此外,胰腺癌病人早期可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渐渐发展为顽固性厌食。这一般是由于食量减少、消化不良和肿瘤消耗所导致的。旁人常在无意中发现病人的眼球巩膜发黄,小便颜色可呈橘黄色以至红茶色,严重时全身皮肤发黄,这就是所谓的“进行性加重的黄疸”;无痛性黄疸是胰头癌最突出的症状,约占30%左右。
数字说话
胰腺癌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不论男女,如果严重超重,他们在5年内患胰腺癌的危险比体重正常的成人要高45%。过度肥胖的女性风险更高。
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随烟龄增加而增大,随戒烟年限增长而降低。戒烟10年以上者其危险性和非吸烟者相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