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国人来说,最开心的事情之一,恐怕就是跟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火锅了。但是在这么欢快的时刻,却发生了一件很让人揪心的事情。
王阿姨今年54岁,儿子刚从澳洲留学回来。为了庆祝这个团聚的时刻,一家人到杭州一家火锅店去吃火锅。
王阿姨很开心,吃了很多。但是回家以后,她感到上腹疼痛难忍,尤其在喝了热水以后,痛的更厉害。
医院看病,做了个胃镜。接诊医生一看,发现她食道中下段全是溃疡,表面上布满了脓苔,胃糜烂,十二指肠也有很多小溃疡。她的食道、胃肠都“烂”了。
滚烫的食物会烫伤胃肠
经过仔细的问诊,医生终于搞清楚了王阿姨胃肠糜烂、溃疡的诱因。原来就是那顿滚烫的火锅,“烫伤”了王阿姨的胃肠。王阿姨平时就喜欢喝热水,什么东西都喜欢趁热吃,觉得这样既健康又好吃,没想到热的东西会烫伤她的胃肠。
医生给她解释说,当我们吃很烫的食物的时候,比如麻辣烫,如果不慎将汤汁溅到了手上,会立即把手缩回去,可能还会本能地惊叫:好烫啊!
我们的皮肤能够很敏感地感知到烫,但由于内脏神经传导不像皮肤那样敏感,我们吃了烫的食物不太会感知到烫,甚至有些人会觉得很舒服。
但长期食用滚烫或者过热的食物,会多次烫伤食道和胃,胃镜下显示黏膜表面发红、充血,甚至有出血、渗出,产生浅表性胃炎。
如果胃黏膜不断被烫伤、出血,环境不稳定,同时你又没有及时改变饮食习惯,情况就会越来越糟糕。
反复烫伤可构成黏膜浅表溃疡,从而导致慢性口腔黏膜炎、食管炎、胃炎等病症。长此以往,会诱发黏膜质的变化,以致癌变。最终导致食管癌、胃癌等癌症。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柳叶刀·肿瘤学》发布研究报告指出:饮用65度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我们吃饭的时候,很多人都像王阿姨一样,生怕饭凉了,一定要趁热吃,或者热一热再吃。可是滚烫的火锅、粥饭,或者热茶对于食道的鳞状上皮细胞和胃的柱状上皮细胞来说却是个灾难,一下子就能把食道和胃的表皮烫红或者烫出泡来。
保护胃黏膜、预防胃癌的4个秘诀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胃粘膜呢?北京医院消化科的李闻主任给出了4个护胃秘诀。
首先,第一点,一定要补充胃黏膜所需要的营养素,全面并且足量,满足胃黏膜柱状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需求。
胃肠糜烂了、溃疡了,细胞损伤了,损伤后需要自我修复,修复的原料是什么呢?是磷脂、蛋白质和胆固醇,可以多吃点鸡、鸭、鱼、肉、奶、蛋等。如果你吃得比较素,细胞缺乏修复原料,那么浅表性胃炎将长期不愈。
第二个,细嚼慢咽,少食多餐,把食物做精细,易于消化。
消化从嘴巴开始,细细咀嚼食物并把食物和唾液混合在一起。唾液中有很多消化酶,在咀嚼食物的过程中,糖分就会开始被分解。另外,唾液还能调节酸度、碱度,使食物在胃中更容易消化。
胃有两个功能,第一是容纳食物,第二是消化食物。容纳能力不够,那就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一天不吃三顿饭,改吃六顿饭;消化能力不够,就在加工食物上下功夫,把不好消化的食物变成好消化的食物,把每一碗饭都做得很精细。
第三个,早饭一定要吃。不要因为要去上班,想多睡一会儿懒觉,就不吃早餐。
早上什么都不吃,胃液也会分泌,但实际上胃还是空荡荡的,于是胃液就直接开始攻击胃壁,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引起溃疡。而且由于胃里太空,中午容易吃得太多。吃得太多,胃被食物塞得太满,食物和胃液就不能很好地混合在一起。当食物被送到十二指肠的时候,其它消化液的分泌器官,比如说胰脏、肝脏、胆囊的负担就会增加。所以吃得太多,也是引起胰腺炎、肝炎以及胆囊炎的重要原因。
最后,要多吃能修复胃粘膜的食物。
首先是吃富含果胶的食物,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结和消除胃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伤害。它也有利于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改善肠道环境,进而减少胃病的发生率。苹果、山楂、南瓜等都含有丰富的果胶,平时可以适当吃一些。
其次是吃富含花青素的食物,花青素是强抗氧化剂,也是非常强效的抑菌剂,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细菌黏附在胃壁上,能帮助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桑葚、蓝莓、葡萄、枸杞中都富含花青素。
可以适量吃些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人体粘膜组织所需要的元素,能保护胃粘膜。它还能转化成维生素A,增强人体胃部抵抗力,促进胃溃疡愈合,降低胃部病变的几率。橙黄色蔬菜和绿色蔬菜,如胡萝卜、菠菜、荠菜等含有的胡萝卜素含量都不低。
我们要好好善待自己的胃肠,不要伤害它们,不要吃过热的食物,不要喝许多酒,辣的、咸的甚至浓茶都要慎重,同时,不要饿着自己的胃,但也别撑着它,要随时为它们补充所需的营养。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胃粘膜、防治胃肠癌变。
人靠胃养,养胃护胃、预防癌变,是我们每天都需要认真做的事情。要善待我们的胃,少做伤害它的事情!要意识到需要为我们的胃肠健康“投资”,而最好的“投资”就是掌握最专业的、科学的养胃护胃,预防胃癌前病变的干预措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