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菜单中,有一位可以说无处不在,几乎每家每户都离不开它。
都不用猜了,它就是鸡蛋。
这些年,很多人吃鸡蛋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因为关于它的传言实在太多了,比如:
?鸡蛋千万不能和糖一起吃!
?鸡蛋中的胆固醇很高,经常吃鸡蛋会损害心脏!
......
对于不爱吃肉的人来说,鸡蛋是唯一的荤菜,怎能不刨根问底闹个明白呢?
鸡蛋,其实比30年前的更营养
常有人感叹,现在的鸡蛋不如过去好吃。其实曾经英国卫生部资助的一项研究发现,与30年前的鸡蛋相比,如今的鸡蛋更营养、健康。
比如,鸡蛋中维生素D增加70%,硒增加两倍,而脂肪含量和饱和脂肪含量都降低20%,热量降低13%,胆固醇降低10%。
如今,一个中等大小鸡蛋热量约为66千卡,过去为78千卡。
美国农业部也曾表示,现在一个较大的鸡蛋平均含胆固醇毫克,比之前低14%;维生素D含量比年高64%。
专家解释这与鸡饲料的改进有很大关系,随着现代工业化养殖的研究不断深入,鸡的复合饲料配比更科学,可完全按照营养需求喂养,产的蛋营养价值更高。
而且鸡蛋是最接近完美的食物,几乎包含生命需要的所有重要营养素。
1、增强记忆
蛋黄中的卵磷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有很大作用。鸡蛋中含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具有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2、降低血糖
鸡蛋中的多种营养素能改善人体代谢糖的能力,降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东芬兰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周吃4个鸡蛋,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38%。
3、控制体重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能够增加餐后饱腹感,延缓胃的排空速度,有助减少热量摄入,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
4、提高免疫力
蛋白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物质,鸡蛋中的蛋白质质量较高,消化吸收率也比较高。鸡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一定作用。
鸡蛋能不能和糖一起吃?
为什么有人说鸡蛋不能和糖(水)一起吃?
很多人认为鸡蛋和糖在高温作用会生成糖基赖氨酸,而这种物质会破坏身体中本身有益的氨基酸,会对身体产生毒性。
其实,鸡蛋和糖发生的是著名的“美拉德反应”,这种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烤肉、红烧猪蹄和烘焙面包,都是由于发生这种反应而产生的独特香味和色泽。
这种反应对身体不存在伤害,反而在食品加工领域很常见。要说真的有什么负面作用,那就是导致鸡蛋中赖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物质含量降低,影响蛋白质整体质量,但和有毒有害无关。
此外,美拉德反应在烘焙、烧烤等高温烹调和少水加热的条件下才会发生,就算在糖水煮鸡蛋中可以发生,反应程度也非常小。
还有人说“红糖水煮鸡蛋会致癌”,主要是由于其中所产生的丙烯酰胺和焦糖色素。
其实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物”,只有在动物实验中大剂量使用才显示致癌性,未存在对人体致癌的科学依据;而焦糖色素又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只要在规定剂量内使用,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更不会致癌。
所以,鸡蛋和糖本身是两种皆不存在毒性的物质,无论单独食用,还是一起食用都是无毒的。
鸡蛋吃多了会损害心脏吗?
胆固醇,很多人都觉得不是个好东西,而鸡蛋中又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所以说鸡蛋吃多了容易损伤心脏。
事实上,胆固醇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样坏。
胆固醇本身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组成人体细胞膜的主要物质,也是合成胆汁、维生素D以及肾上腺素、性激素等激素的原料。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体对于胆固醇的吸收有着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饮食中所摄入的胆固醇物质对于血浆胆固醇的影响其实很小;正因如此,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取消了关于胆固醇的限制摄入量。
蛋黄等食物中所含的胆固醇物质对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不会造成较大波动,所以吃鸡蛋会损害心脏的说法不可信。
鸡蛋怎么吃才最健康?
1、简单水煮就是最佳吃法
水煮蛋在各营养榜单上均居榜首,原因在于烹饪温度低、不加油,营养保存最好。
▼
▼
2、早餐吃鸡蛋,精力更充沛
经过一个晚上,人体需要补充营养,鸡蛋能迅速补充消耗掉的营养。早上吃鸡蛋,全天的热量摄入更低,有利控制体重。
3、吃鸡蛋要适量
虽然鸡蛋营养全面,但也要注意适量食用。
水煮蛋每天吃1~2个,煎鸡蛋含油较多,一周吃1~2次即可;孕产妇、手术病人没必要吃太多鸡蛋,每天吃1~2个即可;
患有过敏、胆结石、胰腺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吃太多,尤其是煎鸡蛋,容易造成血脂升高,不利治疗和康复。
4、饮食别忘了多样化
饮食还需注意多样化,除鸡蛋外,禽肉、牛羊肉、鱼肉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文章精选1、宝宝被洗澡水烫伤,家长到底该怎么办?
2、一有性生活,这个癌就盯上你!3、只会揉胸的你,必须学会科学摸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