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生问临床降血脂的药物都有哪

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①他汀类②胆固醇吸收抑制剂③胆酸螯合剂④抗氧化剂;主要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①贝特类②烟酸类③高纯度鱼油制剂。

用药时间有讲究

肝脏24小时都在合成胆固醇,半衰期较长的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降脂作用更强,且可任一时间服用;

胆固醇合成高峰在午夜到凌晨2点,半衰期较短的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应在睡前服用。食物可促进洛伐他汀的吸收,若空腹服用,洛伐他汀的吸收降低30%,因此洛伐他汀应晚餐时服用。

热门:他汀类药物的选择

他汀类药物因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稳定逆转斑块,目前已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基石。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氟伐他汀(来适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瑞舒代他汀(可定)以及匹伐他汀(力清之)。

他汀类药物有相同的功能团—羟基戊二酸,都具有相同的共性,如均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但因具有不同的取代基,故每个他汀类药又具有独特的异质性(个性)

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

1天然化合物

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

2人工合成化合物

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亲脂性对于他汀类药的肝选择性十分重要,而更高亲脂性的则可更多的分布于非肝组织如肌肉等(包括与受体结合力强、作用持续久、风险更大等),也就可能存在更多的肌肉安全性问题。

他汀类药物亲脂性顺序依次为

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

两类他汀类药分布方式的区别在于亲脂性他汀类药是通过被动转运和非选择性扩散进入肝细胞和非肝组织;而亲水性他汀类药则更多的是依靠主动转运进入到肝脏与非肝组织如肌肉等。

普伐他汀除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性:

(1)是天然水溶性他汀,很少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因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极低;

(2)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可与华法林、地高辛等高蛋白结合药物联合使用;

(3)是唯一不主要依赖细胞色素P酶系代谢的他汀,可与大量与P酶系相关的药物合用,而不会产生相互作用。如红霉素、克拉霉素、伊曲康唑、酮康唑、利托那韦、环孢素、免疫抑制剂等;

(4)循环中无活性代谢产物,进一步减少其全身副反应。

另外,亚洲人群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MEGA研究表明,非强化剂量的普伐他汀即能有效降低亚洲人群心脑血管事件,且安全性高于其他他汀,老年高危患者一般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而普伐他汀特别适用于老年人群。

美国血脂新指南将他汀类药物治疗按强度分为三类

1降低LDL-C水平30%称为低强度

2降低LDL-C水平30%~50%称为中强度

3降低LDL-C水平50%称为高强度

若要降低LDL-C水平50%,指南只推荐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因此,这两种药物也称为强效他汀。

所有他汀类药物治疗均可引起肝酶升高,发生率不到1%,单纯肝酶升高不代表肝损伤。与他汀治疗相关的肝功能衰竭病例罕见,因此不建议常规定期检测肝酶。

转氨酶<3×ULN的升高不应视为他汀治疗的禁忌证。

如果转氨酶>3×ULN,应停用他汀,待肝酶正常后再考虑继续或换用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慢性肝病、代偿性肝硬化均不是他汀治疗的禁忌证。

不同他汀的严重肌肉不良事件发生率存在差别,但总体发生率低。无症状的轻度肌酸激酶(CK)升高常见,因此,服用他汀后不建议常规监测CK水平,除非患者出现肌肉症状,如肌痛、肌无力等。一旦患者出现肌肉症状并伴CK>5×ULN,应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

FDA对年1月7日至年3月31日不良反应事件数据库中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肌肉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肌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而普伐他汀与洛伐他汀肌肉不良反应为最低。

6种他汀类药物肌肉事件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

肾功能良好的患者使用他汀是安全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2)的患者瑞舒伐他汀禁用,严重肾功能不全禁用氟伐他汀;使用阿托伐他汀不需调整剂量,其它均需调整剂量。

常见联合用药方案

当他汀类药物单药已达最大推荐剂量或最大耐受量时,如果LDL-C仍未达标,可考虑联用依折麦布;如果仍未达标,可考虑联用胆酸螯合剂;如果LDL-C还未达标,可考虑连用PCSK9抑制剂。

高甘油三酯血症怎么用药?

他汀类药物:是高胆固醇血症、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首选药物。当TG≥5.6mmol/L时,需立即启动非诺贝特治疗,预防急性胰腺炎;LDL-C已达标,但TG仍>2.3mmol/L的ASCVD患者,可以考虑联用非诺贝特。

降脂药物副作用

可见肝功能异常,故需要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后4-8周复查肝功能,若出现肝功能异常则需要停药。

有关肌肉方面的不良反应包括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当出现肌肉不适、无力时应及时就诊检查。少部分人会出现神经系统问题,包括头痛、失眠、抑郁等情况。

他汀类连续服用4周以上才能达到最大降脂作用。开始用药后或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后,都应在6周内复查血脂、转氨酶、肌酸激酶(CK);如血脂能达到目标值,且无药物不良反应,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

若肝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值,应暂停给药,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仅有CK升高而不伴肌痛或肌无力等其他肌损伤证据,并非他汀所致肌损伤;当出现肌无力或肌痛时,即便CK正常也提示他汀诱发了肌损伤。

肌痛的特点

他汀引起的肌肉疼痛并没有具体的部位,因为从药理学上讲他汀引起肌肉疼痛,主要是累及横纹肌,而横纹肌在我们人体分布范围极广。但是目前从临床观察上也可以发现,由于服用他汀引起的肌肉疼痛,常常发生于肢体的近端,一般影响比较大的肌群,例如大腿部位、臀部、小腿的肌肉或者背部的肌肉,这种疼痛往往呈对称性,一般来讲和肌肉无力通常同时存在。对于服用他汀引起的肌肉疼痛,临床要注意鉴别其他原因导致。通常来讲,服用他汀以后4-6周才会出现肌肉疼痛的症状,如果在刚刚开始服用药物就出现肌肉疼痛,则未必与他汀引起的肌痛有关。

当他汀与其它药物合用时,也应密切监测肝毒性和肌毒性。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常用的依折麦布主要通过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来降低胆固醇。常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不良反应较轻微。

抗氧化剂:普罗布考通过进入LDL颗粒核心中,增加LDL的清除,主要用于纯合子型高胆固醇血症及黄色素瘤的患者。不良反应可见消化道不适以及头晕、头痛、失眠等。

胆酸螯合剂可通过阻断肠道内胆汁酸中胆固醇的吸收达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同样可以与他汀类联用提高降血脂的效果。常见胃肠道不适、便秘等不良反应。

烟酸类,为一种B族维生素,大剂量使用时可以降低TC、TG、LDL-C以及升高HDL-C的作用,不良反应可见颜面潮红、肝脏损害、高尿酸血症、高血糖、棘皮症以及消化道不适,现在常用不良反应较轻的阿昔莫司降低TG。

整理:规培君

本平台推出《住院医生问》版块,如有想要了解的内容,欢迎留言。理论内容辛苦整理,请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如需转载,注明来源即可。

参考文献:

1.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3.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

了解更多规培信息,订阅规培医生

住院医师规培3年,规培医生之间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那些医学本科毕业没读研而规培的医生,现在过的怎么样了?

为什么医生不乐意带规培、实习医生?

葛均波院士:医学教育5年足够,再进行3年规培,完成培训后可获“医学博士”!

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国优秀人物名单发布!

年临床医学专业类本科及以上学历无规培证,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将不得聘用!

三年规培,努力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把“规培”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梯,住院医师成长十大要领!

权威!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名单正式公布

会说话的医生,运气都不会太差!

临危不乱,规培医生必须掌握的临床危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zz/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