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简讯上海长征医院胰胆肿瘤多学

医院

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年06月20日(周一)下午14:00-17:00,医院门诊大楼七楼第二会议室举办了胰胆肿瘤多学科第24次研讨会,会议由普外科邵成浩主任、消化内科曾欣副教授共同主持,参加者包括普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影像科、介入科、中医科等科室的医生。此次会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术讲座,由普外四科杨光博士主讲《≤2cm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第二部分为病例讨论,共讨论并制定了六例胰腺占位患者的治疗方案。

会议现场

第一部分:学术讲座

普外四科杨光博士《≤2cm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

对于≤2cm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否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医院邵成浩教授领导的外科团队,通过对国内外多中心的、近十年关于此类问题的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牵头撰写了CSNET的专家共识初稿,并于今年6月4日在广州举行的中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联合论坛(ENETS-CSNETjointsymposium)进行了大会报告,初步专家共识如下:1、除偶发的、无法承受手术风险的NF-pNETs<1cm的患者可以进行密切随访观察外,对于其他所有的散发NF-pNETs≤2cm的患者,建议采取“激进”的手术策略,并且手术切除后进行持续密切的临床随访。随访计划:每6-12月进行一次EUS,MRI(或CT)检查,最少连续随访3年。2、对于NF-pNETs≤2cm的手术方式,可以行开放手术或腹腔镜下剜除术、局部切除术或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为了避免术后肿瘤降期,建议所有的NF-pNETs≥1cm患者应当进行淋巴结清扫,而1cm以下的患者应当至少进行淋巴结活检。

第二部分:病例讨论

(一)、普外四科梁兴医师《梗阻性黄疸一例》

患者为63岁男性,因“皮肤巩膜黄染伴尿黄20余天”入院,实验室检查:肝功能TBIL:.6umol/L,DBIL:.0umol/L,IBIL:51.6umol/L,ALT:U/L,AST:U/L,γ-GT:U/L,AKP:U/L,ALB:37g/L,PA:mg/L;肿瘤指标CEA:6.46ug/L、CA:.50U/ml、CA:35.63U/ml。上腹部MRI平扫+增强:胰头部乏血供病变,考虑恶性。

陈军主治医师:结合该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患者梗阻性黄疸诊断明确,再结合其肿瘤指标、MRI检查,患者诊断考虑为胰头部恶性肿瘤,未见血管侵犯证据,具备手术指征,该患者黄疸指数较深,可先行术前减黄。

邵成浩主任:该患者梗阻性黄疸诊断明确,阅读MRI检查可见:肝内、外胆管均扩张,胰头部可见一占位性病变,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稍高信号,强化后呈低信号,考虑为胰头部乏血供肿瘤,导管腺癌可能大,肿瘤与胰腺后方脂肪组织间隙清晰,主要动、静脉均未受累,CS分期为I期,即RP0、PV0、A(-),可行R0根治性切除,但目前该患者黄疸较重,总胆红素达mmol/L以上,肝功能亦受损,故术前需进行减黄,方案首选PTCD。该患者治疗首选手术无争议,重点集中在术前减黄措施选择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上,该患者选择减黄指针如下:1、黄疸指数较高,但目前就胆红素达到多少明确需要减黄,尚无定论,以各治疗中心经验为主;2、肝功能已有明显影响;选择术前减黄需注意一下几点:1、术前减黄可造成胆管壁炎症反应,增加手术难度,就经验讲,在减黄措施的选择上首选PTCD,对胆管周边炎症反应小;2、术前减黄可造成患者术前体液丢失过多,如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故术前应充分补液,纠正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必要时候给予营养支持。手术时机根据患者黄疸消退的速度及肝功能恢复情况决定,一般为两周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二)、普外四科高丰医师《胰头钩突占位一例》

患者为68岁男性,因“体检发现胰头占位5天”入院,15年前右肾肿瘤右肾切除手术史。肝肾功能及CA、CA、AFP、CEA均正常。外院上腹部MRI增强:1.胰头钩突MT。2.右肾缺如,左肾多发囊肿。我院胰腺增强CT:胰头富血供结节,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性大。PET-CT:胰头钩突部高代谢病灶,考虑为恶性肿瘤。

汤靓主治医师:该患者胰腺占位为体检发现,无不适症状,影像学见肿物位于胰头钩突部,MRIT1加权可见肿物呈稍高信号,T2加权见肿物呈低信号,胰管扩张,肝内外胆管不扩张,强化后肿物明显强化;胰腺增强CT可见肿物明显强化,无明显包膜,部分层面肠系膜上静脉可疑受累,影像学特点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特点。

邵成浩主任:该患者MRI、CT检查可见胰头钩突部肿物较大,动脉期明显强化,胰管扩张,胰体尾部萎缩明显,考虑该肿瘤生长时间较长,生物学行为侵袭性不强,考虑富血供的低度恶性肿瘤,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性大,该肿瘤较小时一般有包膜,较大时可无包膜,肠系膜上动脉主要为推移受压表现,未见明显狭窄、变形,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层面可见周围间隙消失,血管狭窄,考虑为受累,手术方式考虑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备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备人造血管,手术入路考虑采用“动脉先行”。

(三)、普外四科朱洪旭医师《胰颈占位一例》

患者为51岁男性,因“上腹部隐痛三月余”入院,体重下降10kg。CA19-9:.00U/ml、CEA、CA均正常范围。外院MRI平扫+增强:胰颈部占位,考虑恶性肿瘤。本院胰腺增强CT示:胰颈部占位,考虑恶性。PET-CT示:胰颈部高代谢区,考虑为恶性肿瘤。超声内镜:见胰颈及钩突部占位,边界尚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呈浸润性生长,大小约41*37mm,肿块包绕肠系膜上动脉,血供丰富。超声内镜穿刺活检病理:可见异型细胞。

邵成浩主任:该患者影像学、超声内镜、病理可证实为胰腺癌,胰腺增强CT检查示胰颈部占位,强化后呈低密度,肿物向胰腺后方浸润,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肠系膜上动脉完全为肿物包绕,CS分期为IV期,即RP2、PV0、A(+),手术不能根治性切除,手术不能使患者生存获益,建议行新辅助化疗,定期进行评估,如经化疗后周围血管间隙呈现,可考虑再行手术治疗。

肿瘤科焦晓栋主治医师:该患者胰颈部恶性肿瘤诊断明确,考虑为导管腺癌,已获得病理,可先行新辅助化疗,方案可选择FOLFIRINOX、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根据患者疗效、耐受及经济状况进行合理选择。

(四)、普外四科朱洪旭医师《胰头钩突肿物一例》

患者为54岁女性,因“上腹痛2月余,反复呕吐一周”入院。体重下降8kg。查CA19-9:74.75U/ml,CA、CEA均正常范围,上腹部MRI增强:胰头钩突部占位,考虑恶性肿瘤。PET-CT:胰腺钩突部占位性病变伴FDG摄取增高,考虑胰头恶性肿瘤,与十二指肠分界不清,腹膜多发小淋巴结,FDG摄取轻度升高。CTA:胰头钩突部占位,考虑恶性肿瘤,肿瘤侵犯包绕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变形。该患者入院后有恶性、呕吐等消化道梗阻症状。

刘安安副主任:该患者MRI检查可见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胰管不扩张,肿物位于胰头钩突部,边界不清,浸润性生长考虑诊断为胰腺导管腺癌。CTA可见肿瘤侵犯包绕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变形,右肾动脉可疑受累,已无根治性手术指征,但该患者十二指肠水平段受累,肠腔狭窄变形,近端十二指肠扩张,并有消化道梗阻症状,可行胃空肠吻合解除梗阻,并肿块活检获得病理学诊断,术后可至肿瘤科行全身化疗。

邵成浩主任:该患者影像学检查符合典型胰腺癌特点,肿物位于胰头钩突部,MRI示强化后呈低信号,CT增强后呈低密度,边界不清,后方钩突系膜、脂肪间隙均为肿瘤浸润,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紧密相连,静脉系统未见明显受累,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完全包绕,动脉狭窄变形,CS分期为IV期,即RP2、PV0、A(+),手术不能根治性切除,但该患者十二指肠水平段肿瘤侵犯导致肠腔狭窄变形,造成上消化道梗阻,拟行胃空肠吻合解除梗阻,肿瘤位置较低,未造成胆道梗阻,故手术无需行胆肠吻合,手术可同时获得病理学诊断,度过围手术期后至肿瘤科行全身化疗。

(五)、普外四科朱洪旭医师《胰头颈囊性占位一例》

患者为55岁男性,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5年余”入院。查CA、CA、CEA、AFP处于正常范围。5年来定期上腹部CT或MRI随访,首次发现时该囊性病变大小约1.5-2cm,近期上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胰头颈部囊性病变,考虑浆液性囊腺瘤,大小约3.5*4cm。MRI及MRCP提示:胰头颈部囊性病变,考虑浆液性囊腺瘤。

邵成浩主任:结合该患者CT及MRI检查,该患者胰头部囊性占位诊断明确,包膜完整,囊性,强化后可见其内蜂窝状分隔的小囊,直径均小于2cm,未见明显实性成份,诊断考虑为浆液性囊腺瘤。其为良性病变,很少恶变,有囊肿超过6cm的病变中出现恶变的报道,浆液性囊腺瘤持续增大,就会导致远端胰腺组织的腺泡脱落,据以往手术经验,囊肿较大时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与周围血管如门静脉有严重粘连或浸润,此时再选择手术时可能需行扩大手术、切除部分门静脉等。目前针对浆液性囊腺瘤是否需要积极采取手术仍有争议,但在年在上海达成的《我国胰腺囊性肿瘤共识意见》内,对于有症状的浆液性囊腺瘤,病变大于4cm或囊肿性质不确定时需采取手术治疗。对于该患者虽无临床症状,但随访五年期间,肿物渐进性增大,目前手术可选择尽可能保留胰腺功能的节段切除,肿物继续增大或出现症状或与门静脉粘连后再手术,可能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创伤大。

(六)、普外四科侍立刚医师《胰体尾占位一例》

患者为54岁男性,因“左上腹隐痛不适5月余”入院。CEA:51.5ug/L、CA19-9:.0U/ml、CA:.7U/ml,上腹部CT增强:胰体尾部病变,考虑恶性肿瘤,侵及邻近结构。PET-CT:胰尾恶性占位;脾脏受侵,左肾上极受侵可能。腹膜转移可能;盆腹腔积液。胰头部回声正常。胰体尾部见巨大(7.1*5.8cm)实性低回声,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强弱不均,部分呈结中结表现。超声内镜引导下行FNA。病理回报:粘液和坏死组织,可见少量核大深染细胞。

刘安安副主任:该患者CEA、CA、CA均明显升高,CT增强可见胰腺体尾部低密度病灶,肿物较大,周围浸润严重,胰后间隙、周围脏器-脾脏、肾脏上极均有浸润,手术难以保证阴性切缘,同时该患者存在可疑远处转移及腹水,手术不能使该患者生存获益,可至肿瘤科行新辅助化疗。

邵成浩主任:结合该患者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超声内镜及穿刺病理,患者胰体尾导管腺癌诊断基本明确,已存在盆腔积液,手术不能使该患者生存期获益,建议至肿瘤科行放、化疗,定期影像学评估,待肿物缩小,胰后间隙显现后评估是否可行手术治疗,术前新辅助化疗具体需几疗程尚无统一依据,一般3-4疗程,肿瘤不再缩小,术前评估可获得阴性切缘时再行手术治疗。

通讯员:陈军陈丹磊

年6月20日

陈军陈丹磊

赞赏

长按







































治好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hf/2396.html